煤炭是重要的化石能源,被稱為工業的糧食。在貫穿中國近現代史的工業化進程中,煤的身影無處不在。
與此相關,有這樣一個龐大的群體,他們與煤所系,以煤為生,并且與中國近現代歷史的進程相伴相隨,他們不僅用血汗為我國早期的工業建設貢獻了能源原料,還在中國革命史中扮演了不可輕視的角色。毛主席曾為這一群體寫下過“特別能戰斗”的評語,他們,就是煤礦工人。
把視野收回到三湘大地,湖南并不以盛產煤炭而聞名,可湖南的煤礦工人卻著實在中國革命史上書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他們不僅引領了安源路礦工人運動,建立起了中國最早的工人黨支部,還孕育了眾多我黨早期的杰出黨政軍干部,其中有史可查的湖南籍煤礦工人出身的授勛將帥就有10人,其中不乏彭德懷、楊得志等家喻戶曉的開國名將。
如今,在湖南省最大的煤炭國企湖南省煤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湘煤集團),你依舊能看到4萬多名煤礦工人奮斗在一線,為國家、地方的工業建設輸送能源資源。湘煤集團的紅色氣質由何而來?正是由這一個個傳承著紅色血脈的煤礦工人構成。漫溯歷史長河,一幅驚心動魄的畫卷在我們眼前徐徐展開。
黑金與黑心:
早期湖南煤礦工人的悲慘境遇
自西方工業革命興起,工業化浪潮席卷全球,煤炭成為了全球主要的能源基礎,人們將其比作“黑色的黃金”,其珍貴程度可以此窺之。
但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舊中國從事煤炭開采的煤礦工人卻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對于封建礦主與資本家來說,一車車的煤炭是“黑色的黃金”,可對于工人們來說,這卻意味著“黑心”的壓榨與剝削。
在當時,煤礦工人勞動環境之差駭人聽聞。據民國時期礦學研究會出版的《礦業雜志》報道:“湖南煤礦,采礦純系土法,低矮的坑窿,僅尺許,礦工出入,大都蛇行。窿中空氣凝滯,勞動一天即不成人形,咳出的痰也是一團團的黑泥?!薄斑\煤工人由于窿坑低矮,肩上膝上磨得血跡斑斑?!?/p>
據《農商公報》統計,僅1915年,湖南各礦死傷礦工達2277人,占礦工總數的18.7%,這一數字令人瞋目結舌,甚至超過很多戰爭中參戰部隊的戰損比例。
在如此惡劣的勞動條件下,工人死傷病殘,從當時的政府到礦山主卻不負任何責任?!捌饺展と艘蚬纻?,無醫藥,無撫恤?!碑敃r,湖南煤礦山普遍通行的管理制度是封建包頭制,以安源、湘南各礦為例,當時礦山招募工人主要由中間人代辦,這種人則被稱作為“包頭”。施行包頭制,工人工資、生活皆由包頭負責,充任包頭的,多系礦主或大股東的同鄉、親友,或是幫會中的頭目。這一制度的剝削方式名目繁多,如包工剝削、商業剝削、放賭誘騙等等,通過無盡的剝削,許多煤礦工人與包(工)頭形成了人身依附關系,在包頭制下的工人過的是近乎奴隸般的生活。
還有完全淪為奴隸的情況,在湘南煤礦,有很多盲人礦工和水工,據資興礦務局老礦工回憶,當時的盲人礦工多是礦主、把頭抓來的。這些盲人礦工并非天生即盲,許多一開始只是被囚禁在窿里挖煤,為免其逃走,把頭們會強行刺瞎他們的眼睛。而很多水工則是由兒童來充當,是由一些包頭用低價從農村誘拐而來。這些工人在包頭之間可以相互販賣,可工人卻無法贖身逃離。
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在這種非人的壓迫下,煤礦工人自然成為了最具革命性的群體之一。
紅色先聲:
湘籍礦工引領安源路礦大罷工
湖南煤礦工人首次登上歷史舞臺的大規模革命運動,可以追溯到震驚中外的1922年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
安源路礦包括萍鄉煤礦和株萍鐵路兩部分。1908年,萍鄉煤礦與湖北漢陽鐵廠、大冶鐵礦合并組建為漢冶萍煤鐵廠礦有限公司。公司實權為日本人所有,工程大權則落在了德國工頭手中。企業的管理,采取封建把頭制。
安源路礦工人深受“三座大山”的壓迫。不過“壓迫愈深,反抗愈烈”,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前,安源工人便自發進行了多次斗爭。中國共產黨成立后,安源地區的工作就由中共湘區委員會(后更名為中共湖南區委、中共湖南省委)領導。自此,安源工人運動由自發逐步走向了自覺。
在上世紀20年代初,安源路礦工人最多時達1.3萬多人。工人們大多是來自湖南、湖北和江西等地的破產農民。其中,湖南籍的占了70%。這些湘籍的煤礦工人,也成為了之后抗爭活動的主力軍。
1921年秋、冬,時任中共湘區委員會書記的毛澤東兩次前往安源,考察工人生產、生活狀況,并進行革命宣傳。那時候,毛澤東住在八方井的湘潭老鄉、在礦上當段長的毛紫云家中,毛紫云找來在井下挖煤的同鄉張竹林,負責毛澤東與礦工群眾的聯系。
△毛澤東和安源工人在一起的銅像。
在安源工人身上,毛澤東發現和尋找到黨的組織發展要落地生根必須緊緊依靠的階級基礎和階級力量,他將安源作為湖南黨組織的重點工作地區。1922年2月,毛澤東指導成立了中國共產黨在產業工人中的第一個黨支部——中共安源路礦支部,隸屬中共湖南支部,由李立三任支部書記。首批吸收6名煤礦工人為共產黨員。
1922年5月,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正式成立。當年9月初,毛澤東第3次來到安源,果斷決定舉行大罷工。9月12日,中國共產黨成立了罷工指揮部,李立三任總指揮,劉少奇任俱樂部全權代表。經過5天的斗爭,迫使路礦當局同工人俱樂部代表簽訂了包含13款內容的條約,接受了工人們提出的要求。
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是“白色恐怖”下的一聲驚雷,在中國工人運動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劉少奇后來在《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略史》中評述這次勝利:“未傷一人,未敗一事,而得到完全勝利,這實在是幼稚的中國勞動運動中絕無而僅有的事?!绷T工勝利后,路礦工人俱樂部成員由700人發展到1.7萬多人,黨、團組織也獲得大發展。
△1922年9月18日下午,安源路礦工人慶祝罷工勝利。
1923年春,中共安源地方執行委員會建立,黨、團地方組織的組建標志著安源工人階級團結自己的任務勝利實現。中共安源地方執委會成立后,又領導株洲轉運局工人(即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株洲分部)要求增加工資的罷工斗爭,擴大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斗爭成果。
星星之火:
大革命時期的湖南煤礦建黨活動
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的成功,將積壓在湖南煤礦工人身上的革命熱情一把點燃了。大革命開始后,黨的組織在湖南各礦山有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
湖南煤礦有史料可循的、最早的中國共產黨組織活動發生于1926年8月,即中共湘西特委領導在牛馬司成立煤礦產業工會,組織發動對礦主劉重威的斗爭。劉聞訊逃往省城長沙,工人大會宣布沒收其房屋和積谷八百石,交礦區工會處理。
1928年3月6日,資興縣蘇維埃政府在三都成立,劉英廷任主席,黃義行任副主席。人民革命政權的建立,極大地鼓舞了處于水深火熱中的煤礦工人。他們在礦山要路的巖石上書寫“殺惡霸、打土豪”的標語。礦工唐友生殺死了作惡多端的土豪劣紳戴正保及其二管家袁承興。4月8日,陳毅率領的工農革命軍到達資興,湘盛煤礦(宇字煤礦前身)工人積極參加工農革命軍,其中40人在黃義藻、李奇中率領下,跟著大隊伍日夜兼程向井岡山進發,到達寧崗后,被編入中國工農紅軍第12師第36團。
△圖為黃義藻。
支援抗戰:
湘南礦工頂著槍炮堅持生產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湖南煤礦工人在黨的領導下開展了抗日救亡活動。
1938年1月,中共湘區特委支部書記楊亦癡等在醴陵石門口煤礦,創辦工人夜校,按工人日、夜班輪流上課,當時有五六百人參與學習,講授新編的抗日救國“三字經”,教唱《義勇軍進行曲》《大刀進行曲》等,并培養了十多名工人入黨。同年,醴陵石成金煤礦特委發動黨員、工人,掀起了“捐獻一物”運動,慰勞前方抗日將士,即便礦工們當時的收入十分微薄,但他們仍捐獻布鞋100余雙,毛巾100余條,寄新華日報社轉八路軍、新四軍。全礦員工還捐獻工資300多元,慰勞十九路軍。
除了捐錢捐物,湖南煤礦工人們不分晝夜、加緊生產,為增加煤礦產量支援抗戰也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抗戰時期,湖南作為大后方成為重要的煤炭產地,產量一度占大后方總產量的兩成。這其中,離不開煤礦工人們的努力工作,他們克服生活、工作中的種種困難,冒著日軍大軍壓境,廠礦企業隨時都可能淪陷而失去生命的危險,為戰時的工廠生產和鐵路系統的交通運輸提供了大量的煤炭能源。
1944年4月,日本侵略軍為打通大陸交通線發動了豫湘桂戰役。同年5月,國民政府軍隊在衡陽與日軍激戰一個多月,衡陽淪陷。當時祁零煤礦“礦區距衡陽只有109公里,礦場的安全受到極大威脅,但受資源委員會的指示,為了保持軍事物資運輸暢通,祁零煤礦必須繼續生產。為支援抗戰,祁零煤礦局的全體員工頂住壓力,堅持生產,煤炭生產不減反增。到同年8月3日,“戰爭轉移到白地市附近,距礦區只有27公里,夜里可以聽到槍炮聲”,在這種危急形勢下,全體員工仍在加緊生產,直到8月7日祁零煤礦的員工們才臨時挑著行李紛紛離礦撤退。湖南煤礦工人在抗戰中愛崗敬業,為抗戰盡了最后一份力。
當時桂林《新工人》的雜志記者黃建人評價湖南楊梅山煤礦及其礦工:“湘南煤礦局無疑的在抗戰中起了巨大作用,但更不能抹殺的數千流血流汗的礦工也盡了他時代偉大的作用,這才是值得吾人夸耀,值得吾人推崇,值得吾人注意的?!?/p>
△1948年資源委員會湘江煤礦工人合影。
迎來解放:
湖南煤礦工人為國護礦
“南下英雄擒虎豹,紅旗一路凱歌揚”。隨著解放戰場三大戰役的勝利,人民解放軍強渡長江,以摧枯拉朽之勢解放了全中國。而在此期間,在地下黨組織的有效領導下,湖南煤礦工人們為保存國家財產、迎接解放也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1949年5月,國民黨軍白崇禧部敗退湖南,6月,湘盛煤礦當局決定遣散工人,劫走機器。為應對這一危機情況,中共資興縣工委根據省工委提出“反破壞、反遷移”的指示,指派武工隊隊長陳鎮南到三都,將資興礦廠護礦委員會改名為資興煤礦廠護礦隊,由縣武工隊直接領導,并委派在礦廠的黨員李南國和袁保德具體指導并負責地下黨與護礦隊的聯絡任務。護礦隊成立后,撥出軍用物資炸藥、雷管、導火線、汽油等交付縣武工隊使用。由礦機械修理所為縣武工隊修理步(手)槍80余支和機槍一挺,支援步槍兩支和部分彈藥及銀洋200元,送交縣武工隊使用;礦山醫務所為武工隊部分傷員治療戰傷;組織工人武裝守衛巡邏,保護礦山,使國家財產免遭損失,護礦隊一直堅持到10月資興解放。
1949年5月,楊梅山煤礦成立楊梅山礦廠非常時期員工護礦委員會,以“不破壞、不搬遷、不停工”為原則,以“繼續生產,維持員工生活”為宗旨,組織開展護礦運動,積極與湘南游擊隊陳修河部和湘南支隊聯系。同年10月16日,曾經擔任安源煤礦工人糾察隊事務長的中共湘南地委書記兼人民解放軍湘南支隊司令員劉亞球(后擔任湖南省政協副主席),派湘南支隊第一大隊長耿俊猛率部隊正式進駐楊梅山礦,礦山獲得了和平解放。
△1949年部分接管湖南煤礦的南下干部合影。
舊社會,煤礦工人是名副其實的社會最底層,政治上受壓迫、經濟上受剝削,勞動環境最惡劣,其生活如同牛馬。新中國成立后,煤礦工人在黨的領導下翻身做了國家的主人,從而煥發出了滿腔的勞動熱情,在共和國新礦區的開發、老礦井的改造以及煤炭工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過程中,貢獻著自己的青春與才華。
數十年來,湖南煤炭行業涌現出一批英雄模范人物。據史料統計,從新中國成立以來,湖南煤礦工人歷史上共有國家級全國先進人物32人。從1953年到2021年,湘煤歷史上獲得過歷屆省級(包括全國煤炭系統)勞動模范、五一勞動獎章、先進生產工作者、先進個人者有485人。
△上世紀50年代,參加全省勞模表彰大會歸來的湘煤代表留影。
穿越百年的歷史滄桑,進入二十一世紀,湖南煤炭行業也翻開了新的發展篇章。
2006年,湖南省委省政府為確保全省能源安全,推動能源事業高質量發展,整合了原中央下放的漣邵礦業集團有限公司、資興礦業集團有限公司、白沙煤電集團有限公司及省屬的長沙礦業集團有限公司、湘潭礦業集團有限公司和湖南省辰溪煤礦六家省屬煤礦企業,組建成立了如今的湘煤集團。
△位于長沙的湘煤集團總部大廈。
從一組建就肩負特殊使命,到2016年形成以廖建湘為班長的新一屆領導班子,如今,湘煤集團已擁有38家下屬分公司,分布于湘、黔、新三?。▍^),擁有和控制煤炭資源總量80余億噸,年營收保持在110億元以上,年利稅超過10億元。在湖南整體“缺煤”的背景下,湘煤集團仍位列全國煤炭行業排名第41位,并榮膺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單位。
湘煤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廖建湘表示,湘煤將堅守初心,堅定“百年湘煤”的宏偉愿景,勇擔全省能源保障使命,在百年黨史中汲取奮進動能,匯聚打造百年湘煤的澎湃動力,全力建設無愧于偉大時代的百年湘煤。
責編:嚴格
來源:國資瀟湘